生态家园
杭州动物园开园时间
4月4日至10月7日 7:00-17:30
10月8日至次年4月 7:00-17:00
杭州少儿公园开园时间
4月4日至10月7日 8:30-17:00
10月8日至次年4月 8:30-16:30
首页 > 生态家园 > 明星动物 > 鸟类 > 正文
鸟类
  秃鹫
  (Tu Jiu)
  【中文别名】秃鹰、座山雕
  【拉丁学名】Aegypius  monachus
  【英文名称】Cinereous  vulture 
  【物种分类】隼形目   鹰科
  外形特征
  体形大,体重7~11公斤,是高原上体格最大的猛禽,它张开两只翅膀后整个身体大约有2米多长。成年秃鹫头部为褐色绒羽,脖子裸露。由于食尸的需要,它那带钩的嘴变得十分厉害,可以轻而易举地啄破和撕开坚韧的牛皮,裸露的头能非常方便地伸进尸体的腹腔。 
  分布范围
  中国大部分地区,国外分布于西班牙、巴尔干地区、土耳其至中亚;欧洲南部,亚洲叙利亚、高加索、伊朗、阿富汗、印度、蒙古、俄罗斯等地。
  生活习性
  秃鹫栖息范围较广,在海拔2000~5000多米的高山、草原均有分布,栖息于高山裸岩上,筑巢于高大乔木上,以树枝为材,内铺小枝和兽毛等。多单独活动,飞翔时翅很少鼓动,可以利用气流长时间翱翔于空中,当发现地面上的尸体时,飞至附近取食,食物主要是大型动物和其他腐烂动物的尸体,被称为“草原上的清洁工”,也捕食一些中小型兽类。
  生长繁殖
  每窝产卵1~2枚,白色,多少具有深红色条纹和斑点。雌雄均参与孵卵,孵卵期约55天。雄秃鹫每天
  四处觅食,一回到家里,马上任张开大嘴,把吞下去的食物统统吐出,先给雌鸟吃较大的肉块,然后再耐心地给幼鸟喂碎肉浆。 
  保护状况
  全球性濒危,种群数量稀少,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国际鸟类保护委员会列入了世界濒危鸟类红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