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琳
金刚鹦鹉为产自中南美洲热带雨林的大型攀禽,是已知鹦鹉种类中体型最大的,金刚鹦鹉族下共分6属23 种。我园引进后置于开放式鹦鹉广场中饲养。
动物行为训练近年来在中国动物园协会的大力倡导下,逐渐在中国各个动物园中开展起来,国内外大量数据和实例证明正确的行为训练能带来许多方面的好处:消除动物对保育员 的害怕和恐惧,方便进行日常观察和疾病治疗,减少应激;更多的互动和训练能有效减少笼养动物的刻板行为,有助于更多符合动物天性的自然行为表达;行为训练能作为保护教育展示的基础,配合讲解为游客提供更多关于动物的信息。我园黑猩猩和小熊猫的行为训练已取得初步成功,并在不断地完善。
金刚鹦鹉天性具有极强的好奇心,乐于与人类互动,并需要不断的智力锻炼使其减少由于处于限定空间而产生的孤独、压抑感,这些都是金刚鹦鹉适合开展行为训练的基础。
首先,在金刚鹦鹉的日常食物中选取一样作为训练奖励,这样的奖励被称作正增强,增强物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是动物较为喜爱,渴望得到的;方便携带且便于给予。根据这两个条件,我们把玉米切成小块作为增强物使用到训练中。在开始训练之前,先通过一定时间建立与动物之间的信任关系,在饲喂中亲自将食物送到鹦鹉的嘴边是个不错的办法,在食 物的诱惑下,它们对我的敌意渐渐消除,学会了从我手中获取食物。之后,就需要开始思考训练的计划,计划包含需要动物完成什么样的任务, 使用什么作为开始任务的指令,何时给予奖励?为了加强金刚鹦鹉的攀爬能力,恢复其自然行为,我决定训练其完成攀爬树桩的行为。鹦鹉广场中有许多作为丰容而设置的木桩,这是非常好的现成设施。构思一个训练计 划最难的是如何开始,这需要耐心和细心,当鹦鹉自行在攀爬木桩进行玩耍的时候立即给予奖励,多次重复以后动物就形成了这样的反射,即爬上树桩就能得到食物。当然,反射的建 立只是训练一个雏形的形成,再这之后还需要再加入口令和手势,作为传递“训练开始了”的信息。关键在于不要同时训练两种行为,所以我将整个行为分割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召 唤鹦鹉从远处走到木桩附近,在这部分中我使用手势“召唤”和口令“过来”作为指令,当鹦鹉完成了从远处走到我身边的行为后立即给予奖励,对于该行为进行正增强。这是一个较 长且连续的工作,只有当一个行为已经完全被固定下来后才能开始下一部分的训练,切不可操之过急。当第一部分的行为已经形成良好的反射以后可以开始第二部分的训练,在这部分 的训练中我使用“轻拍树桩”作为手势和“上来”作为口令,并且加入条件增强,目的在于无法及时给予食物作为增强的时候能同样达到增强的效果,只要每次在给予食物奖励之前给 予条件增强(使用口令“好”),久而久之便能形成一种反射,即动物在听到“好”之后便认为自己正确完成了任务,受到了奖励。
行为训练是个持续且漫长的工作,在训练中需要不断根据动物的反应做出调整。金刚鹦鹉的训练不同于小熊猫或者黑猩猩的训练,没有使用到目标棒,并且用“好”代替了响板的作用,这是因为最终需要达到的效果不同,金刚鹦鹉的训练发展是以能够亲密无间的接触,玩耍为方向,因此减少器具的使用,更多的使用保育员本身的手势和口令能够有效增进和动物之间的信任关系。我也正是以这样的目标作为努力方向,在之后的行为训练工作中投入更多的热情和耐心。
上一篇:国宝守护人
下一篇:小熊猫的常规行为训练